巫山教委育〔2023〕28號
巫山縣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fā)《巫山縣幼小科學銜接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教育督導中心,各小學、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縣教研室:
????現(xiàn)將《巫山縣幼小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
? ?(此件公開發(fā)布)
?????????????????????巫山縣教育委員會? ? ? ?
??????????????????????????????2023年3月30日 ???????
巫山縣幼小科學銜接實施方案
?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指導意見》(教基〔2021〕4號)和《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重慶市大力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渝教基發(fā)〔2021〕2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兒童為本、雙向銜接、系統(tǒng)推進、規(guī)范管理的原則,深化全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建立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長效機制,全面提高教育質(zhì)量,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和身心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幼小協(xié)同有效機制基本建立,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全面推進,幼兒園、小學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理念實現(xiàn)有效轉變?!队變簣@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各項要求得到貫徹落實,幼兒園、小學科學銜接課程形態(tài)基本形成,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基本實現(xiàn)。
三、工作措施
(一)做好入學準備工作
1. 明確入學準備教育內(nèi)容。幼兒園要從幼兒小班入園開始就注重幼小銜接工作準備,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一是明確核心內(nèi)容。各幼兒園要樹立科學銜接理念,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為指導,深入落實《幼兒園入學準備指導要點》的核心要求。二是開展豐富的一日活動。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結合本園實際,設計豐富的“幼小銜接”主題活動。三是加強習慣養(yǎng)成教育。重視培養(yǎng)幼兒傾聽和閱讀習慣,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四是做好環(huán)境準備。各試點園(校)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適當調(diào)整活動室的空間布局,逐漸適應小學的教育環(huán)境。
2. 實施全方位多維度銜接。幼兒園在開展入學準備教育工作過程中,要注重全過程、重點階段和全面性的銜接,即:三年保育教育全過程銜接、大班下學期重點階段銜接和幼兒身心、生活和學習等全面銜接。要堅決防止和糾正把小學的環(huán)境、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式簡單搬到幼兒園的錯誤做法。
(二)開展入學適應工作
1.開展適應性教育。小學要強化銜接意識,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納入一年級教育教學計劃,教育教學方式與幼兒園相銜接。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重點實施入學適應教育,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主要用于組織開展入學適應活動,確保課時安排。
2.完善學校課程體系。小學要完善學校課程體系,豐富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內(nèi)容,要以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等實施方式,強化兒童的探究性、體驗式學習。調(diào)整一年級課程安排,堅持“零起點”教學,合理安排內(nèi)容梯度,減緩教學進度。在開設校本課程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以《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為核心,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做好課時安排,保障教育效果。
3. 改革評價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關注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差異性,探索實施增值性評價。創(chuàng)設與幼兒園相銜接的班級環(huán)境,適度調(diào)整作息安排,積極傾聽兒童需要,培養(yǎng)有益于兒童終身發(fā)展的習慣和能力,幫助兒童逐步適應小學生活。
(三)加強銜接專項培訓
1. 強化雙向學習。積極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fā)<重慶市大力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幼兒園教育教學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和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等,加強幼小科學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多種形式,了解兒童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掌握幼兒園、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確保幼兒園和小學的教育價值取向一致。重點強化教育部《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的學習和解讀,不斷增強教師雙向主動銜接意識,提升解決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實踐中突出問題的能力。
2. 實行專家引領。通過邀請專家、名師開展系列講座或開展線上理念推送等形式,讓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科學幼小銜接觀念,探尋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切實幫助兒童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wěn)過渡。全縣各園(校)成立由園(校)長、分管領導、保教(教導)主任組成的園(校)級幼小科學銜接培訓團隊,通過線上線下培訓會,讓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以促進幼兒(兒童)身心發(fā)展為目標,圍繞幼兒入學、進入小學所需的關鍵素質(zhì),學習有效幫助幼兒做好科學銜接的一些教育途徑和方法。
3. 納入師培項目。加大對《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和本實施方案的宣傳培訓力度,將幼小銜接教育納入對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新入職教師培訓和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培訓,特別要加強小學低段教師和幼兒園大班教師關于幼小銜接的相關培訓。按照教育部《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要求,引導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兒童做好身心、生活、社會、學習等多方面的準備,加強適應教育,切實提高園(校)長、教師科學實施幼小銜接的能力。各試點園(校)要利用園(校)本培訓,幫助教師理解幼小銜接工作的意義及任務,同時發(fā)揮試點園(校)幫帶作用,起到示范引領、輻射作用。
?。ㄋ模┙暯訁f(xié)同機制
1. 強化主動銜接和雙向銜接意識。各試點園(校)要樹立主動銜識意識,協(xié)同合作,完善共育機制。定期召開會議,共同探討研究幼小銜接工作。要以孩子的終身發(fā)展為本,小學要主動向幼兒園的大班教育靠攏,要從校園學習、行為能力、人際交往、生活自理、安全自護五個維度不斷強化和提升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讓每個孩子能夠從幼兒園自然地走進小學生活。
2.?建立幼小學習共同體。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深入學習、研究和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和兩個“指導要點”,在銜接過程中把握住“兒童為本、雙向銜接”等基本原則,做到全程、全面、雙向、科學銜接。
(五)強化聯(lián)合教研制度
1. 建立幼小聯(lián)合教研體。各試點學校要切實發(fā)揮好教研的研究、指導、服務作用,要建立幼小聯(lián)合教研體,定期開展集體教研工作,把幼小銜接作為教研體的重要工作內(nèi)容,納入年度計劃,開展一年兩次的聯(lián)合教研,一次由小學牽頭,一次由幼兒園牽頭。
2. 完善教研制度。各教育督導中心分管幼兒園、小學的責任督學要共同牽頭負責區(qū)域內(nèi)銜接教研工作,指導幼兒園和小學做好全面準備和適應,定期聯(lián)合深入幼兒園和小學,開展專項培訓,指導完善園(校)本教研制度。
3. 推廣試點成果。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教師在幼小銜接實踐中的突出問題,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jīng)驗,不斷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推進幼小銜接課程實施。試點園(校)要定期開展聚焦幼小銜接的主題活動,注重培育、遴選和推廣優(yōu)秀教學模式、教學案例,及時做好總結。重點突出大班階段幼小銜接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幼小銜接指導手冊》,面向轄區(qū)內(nèi)幼兒園、小學低段發(fā)放,為全縣科學開展幼小銜接工作提供參考。
(六)建立家園校共育機制
1. 提高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將幼小銜接工作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發(fā)揮好家長委員會的引導帶動作用。進一步統(tǒng)籌利用好社區(qū)資源,使其參與到幼小科學銜接工作中。
2. 充分發(fā)揮家長作用。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建立家園校共育機制,搭建家園校溝通的平臺,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深刻理解幼小銜接的教育價值。小學、幼兒園、家長要加強聯(lián)系,立足兒童發(fā)展,切實解決學生情緒發(fā)展、習慣養(yǎng)成問題。通過多方聯(lián)動促進有效的兒童發(fā)展評價。努力構建良好的學校、家庭、社會關系,邀請各年齡段家委會代表參與幼兒園、小學幼小銜接多元化評價工作。
3. 開展家園校共育活動。通過家庭教育講座、家長開放日、開辦家長培訓課堂、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幫助家長認識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nèi)容的危害,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開展入學參觀、模擬課堂、親子游戲等豐富的家園校共育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在活動中充分了解小學生活和學習情境。指導家長在家中模擬小學的學習情境,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使家長能夠積極配合幼兒園和小學做好銜接。
(七)加強督導,建立督導檢查機制
將幼小科學銜接納入督導工作計劃,重點關注幼兒園及小學的幼小銜接工作,特別是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和小學一年級“搶跑”情況。督查小學是否堅持經(jīng)驗有起點,知識零起點,努力通過課堂教學保證每位學生習得應具備的基礎知識。結合“雙減”政策,持續(xù)做好校外培訓機構的監(jiān)管,切實避免校外培訓機構針對學前兒童教學小學知識。
四、實施步驟
(一)精心部署,試點先行
2023年3月29日至4月10日??h教委制定幼小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各試點幼兒園、小學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縣教研室指導試點學校基本建立幼小協(xié)同合作機制。
2023年4月11日至2023年4月20日,建立各試點學校內(nèi)雙向銜接機制。
2023年4月21日至6月30日,各試點幼兒園、小學結合兩個“指導要點”,完成教師培訓工作,積極探索幼小銜接的科學路徑和有效方法。形成1篇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總結和案例報送縣教委。
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試點幼兒園、小學深度合作,探索實施入學準備活動,同步研究入學適應活動。形成《幼小銜接指導手冊》,在轄區(qū)內(nèi)推廣,同時上報縣教委。
?。ǘ┛偨Y經(jīng)驗,全面啟動
2024年9月1日起,梳理總結試點工作經(jīng)驗,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加強在課程、教學、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形成《幼小銜接指導手冊》在全縣進行推廣。
?。ㄈ┙∪珯C制,長效推進
2025年8月31日前,總結全縣實踐經(jīng)驗成果,進一步完善幼小銜接機制、政策,繼續(xù)健全聯(lián)合教研制度和幼小協(xié)同合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教師在幼小銜接實踐中的困惑問題,定期開展“幼小銜接”專題教師培訓,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幼小銜接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各地各園(校)要充分認識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意義,成立幼小銜接工作領導小組,貫徹落實好上級文件精神,統(tǒng)籌各方資源,確保幼小銜接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強工作推進。各地各園(校)要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幼小銜接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健全工作機制,提供經(jīng)費支持,切實保障銜接教育的軟硬件條件。定期開展調(diào)研、交流或展示活動,按時間節(jié)點有序推進幼小銜接工作。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各園校(校園)要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利用多種媒體宣傳科學做好幼小銜接的重要意義和有效途徑,及時總結推廣典型案例和經(jīng)驗做法,樹立科學導向,引導家長自覺抵制違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行為,支持和參與幼小銜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
? 附件:巫山縣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試點安排表
?
?
附件:
?
巫山縣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試點安排表
?
幼兒園 |
小學 |
巫峽幼兒園 |
巫山師范附屬小學 |
巫峽幼兒園聚鶴分園 |
巫山師范附屬小學聚鶴分校 |
機關幼兒園 |
南峰小學B區(qū) |
平湖幼兒園 |
平湖小學 |
西坪幼兒園 |
南峰小學B區(qū) |
白楊幼兒園 |
南峰小學白楊校區(qū) |
圣泉幼兒園 |
實驗小學 |
龍江第一幼兒園 |
南峰小學C區(qū) |
龍井小學附屬幼兒園 |
龍井小學 |
仙橋小學附屬幼兒園 |
仙橋小學 |
廟宇幼兒園 |
廟宇小學 |
官渡幼兒園 |
官渡小學 |
抱龍幼兒園 |
抱龍小學 |
騾坪幼兒園 |
騾坪小學 |
烏龍學校附屬幼兒園 |
烏龍學校 |
福田幼兒園 |
福田小學 |
大昌幼兒園 |
大昌小學 |
官陽幼兒園 |
官陽小學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里點“發(fā)現(xiàn)”,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