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義朋等10位代表:
你們提出《關于強化耕地保護后續(xù)措施的建議》(第77號)收悉。經與縣農業(yè)農村委共同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2023年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耕地保護工作考核“一票否決”的第一年,根據市上下達的工作目標任務,全縣干部群眾同心協力、齊抓共管,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防止耕地“非農化”,遏制“非糧化”,完成耕地恢復補足9506畝,順利通過了市級考核,其中官渡鎮(zhèn)耕地恢復補足面積達1956畝,為全縣守住耕地紅線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在具體工作中,正如你們所提到,我縣農村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缺乏,受地形地理條件限制,耕地地塊破碎,后期管護利用難度大,很容易再次撂荒,一直以來,我們也高度重視耕地后期管護利用問題,盡量避免給基層增加負擔,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下一步,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壓實承包經營權人的主體責任。我國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是耕地管護利用的主體,我們會同相關部門、鄉(xiāng)鎮(zhèn)政府組織通過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廣泛進行告知,督促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自行落實耕種管護,確實無法自行耕種的,探索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其經營權,組織大戶種植經營。
二是進一步優(yōu)化耕地恢復補足地塊選址。在踏勘選址階段,充分征求村社干部群眾意見,盡量選擇道路通達良好、集中連片、后期農戶種植意愿強的地塊,從而從源頭上降低再次撂荒風險。
三是進一步用好補貼政策。為推動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提高群眾種糧積極性,在原有種糧補貼和耕地地力補貼基礎上,積極推出種糧大戶補貼。按照重慶市2023—2025年過渡期種糧大戶補貼方案,明確補貼對象即種糧大戶,要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是相對集中成片承包耕地或租種耕地(包括代種撂荒地、新開墾未發(fā)包耕地)50畝(含50畝)以上,種植一季主要糧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紅苕、大豆、綠豆、豌葫豆、高粱、蕎麥、腎豆、紅小豆等12種糧食作物);二是獨立承擔風險、自負盈虧,統(tǒng)一生產經營管理,獨自享有產品處置權;三是按當地基本種植技術要求規(guī)范耕種,單產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四是種糧大戶單戶享受補貼面積不超過3000畝。2023年、2024年、2025年種植糧食的大戶補貼標準分別每畝不低于70元、45元、20元,糧食作物之間套種的不重復計算補貼面積。
此復函已經彭文東書記審簽。對以上答復你們有什么意見,請與我局聯系,以便我局進一步改進工作。
?
?
巫山縣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
? 2024年7月23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里點“發(fā)現”,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